浅谈技术创新
今天在公司内谈技术创新特别重要!
上周一我去北京拜访一名技术专家,也是经济专家,深有感触。十八大后,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技术创新。今年三中全会,国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开始不过分强调规模,不过分强调短期目标,而是强调高质量发展。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持续引领人民走向幸福,才会真正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这是一个重大方向性的决策,需要以全民之力,以真正的国家治理去护航。高质量发展,只等待政策,抱着怀疑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这是全民的责任,尤其是企业的责任。
加强技术创新
引领事业发展
中兴精密已开启家文化的第二个十年,我们更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我们确立兴瑞科技的先进制造定位,构建综合实力,走产业技术转型升级之路;确立中骏森驰汽车部品围绕守正创新,尤其在智能内外饰件方面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创新;确立兴锻技术引领深化设备价值,坚定走技术创新之路不动摇;确立瑞溪电机进入高端技术的智能驾驶领域和下步围绕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深化技术创新;确立瑞辉围绕深化软件和硬件价值,为中小企业推出“易智合”产品,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和AI的技术创新,深耕中帮助中小企业的经营升级,成为一家生产性服务的创新公司;确立耀良走新材料和新技术创新之路,围绕技术引领行业进步,以利他开展氢能事业……
以上定位,与集团过去的发展完全不同之处,就是用技术创新引领一切,重视和尊重技术人才,成为我们家文化的重要思想。
围绕技术创新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以优化客户资源;围绕技术创新实现高品质和低成本,快速交付的经营实力;围绕技术创新走上数字化、智能化,并充分利用AI的革命性技术,让复杂的经营,通过创新成就简单和高收益的经营。尤其我们的家文化,就是事业经营的文化创新,这是以赋予心灵提升为根本,成就共同富裕之路的经营创新之举。
不断改善创新
夯实经营基础
创新,尤其技术创新非常重要!首先企业经营一定要夯实基础。夯实经营的基础,是创新的动力。这里我分享几点:
1.企业日常经营中,需要有一套适应不同发展规模,尤其符合经营目标的流程、制度和作业标准。这里包括授权制度体系,风险管控的流程机制,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和目标,明确的工艺体系和执行制度。也就是所有家人都要有具体目标,有具体工作标准,并做到“敦伦尽分”。尽到本分,并极度认真,是夯实基础的基本态度。
2.需要构建持续改善的体系和机制。过去的标准,是否适应发展,在合乎行业标准的前提之下,需要不断微创新、小改善。1998年,我提出了“每日挑战,持续改善”。改善来自于挑战,改善的动力来自于高目标。今天以兴瑞为主,已经形成了持续改善的风气,尤其最近十年有了很大的深化,改善成为常态,改善就是我们的工作,提升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个思想,我们要相互学习,这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实现突破让创新成就更大成果的土壤。
3.学会策划或规划,并加以落实,成就实效。如我们的高层领导、部门经理、课级干部的核心工作,就是不断突破过去的状态,不断打破心中的束缚,让一切围绕向善的方向,让一切都成为可能和现实。台湾慈济的创始人证严上人曾经说过“只有行动了,爱才会升起”。我们要说“只有行动了,改善和创新才会如心所愿”。自然改善和创新的前提,我们干部一定要学会策划和规划,不断打破常态。
4.创新,尤其技术创新都是心中强烈的目标驱使下的行为结果。在策划课题中,我们确立挑战高目标,需要持续创新,并让创新成为工作的追求,成为一种文化。
心怀强烈愿望
创新驱动发展
京瓷的发展源于稻盛和夫先生对创新的追求,并在日常经营中体现。如能力要用将来时,就是对创新的鼓励,相信自己和团队,始终可以突破当下的能力,开发潜能。开发独创性的产品,走难而正确的经营之路,自然需要创新。稻盛先生提到的“现场有神灵”,就是在创新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这个非要成功的强烈意愿和利他之心,无数次感受神灵的相助,让京瓷的发展超乎想象。
回顾过去的五年,兴瑞科技宁波公司,通过实践哲学产生的力量让一切皆有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总裁和经营团队的强烈意愿下,在技术干部强大技术投入之下,让兴瑞科技从以消费电子技术为核心能力脱胎为拥有强大新能源汽车电子精密制造技术的实力。从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到技术创新的强大驱动,成就了行业的地位和实力。自然成就强大的研发和创新,构建技术创新文化,但仍需要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兴瑞科技的蜕变,值得我们其他事业部的学习和思考,并转化为强大的动力。
创新是一种思想,也是我们经营的姿态。创新是力求突破的一份强大力量,但也会有失败的可能性。不过失败又可以为创新的成功提供足够的经验和保障。在八十、九十年代,日本就提出了“轻、薄、短、小”作为经营思想。这一思想,引领经营的创新,这是指导思想。如钢材料,由铝替代,或用强度大的塑料材料替代,这是巨大的创新。电脑越来越小,手机越来越小,带来的零部件尤其芯片越来越小。“短”是趋势,减少资源,灵活应变。“小”是更加精密和精细。这些都为技术创新确立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模式,新的体制,尤其是新的技术。新质驱动生产力的大大提升,新质带来产业的深度转型,新质引领技术革命性的创新,新质带来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创新。需要具体的落实,需要有理论指导思想,需要有体系、制度和机制的保障,更需要有具体实践的企业的案例。我们中兴精密要坚定走新质生产力之路,成为实践者、引领者。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让我们敬畏技术创新,尊重技术人才。
感恩大家!
中兴精密集团董事长 张忠良
2024年8月12日